用户名   密码   登录   注册

搜   索

设计公司摆脱低迷靠上市?设计师薪资将如何变化?
发布日期:15年08月14日 返回
       近年来,设计公司上市成为热点话题——该不该上市、能不能上市?是IPO还是借壳上市?上主板、创业板,还是新三板,或者瞄准即将推出的战略新兴板?
       公司上市对设计师的直接影响是什么呢?上市会否给员工股份?设计师的薪资将如何变化?
       首先来了解以下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薪酬模式,他们的薪酬是怎么组成的。我国建筑设计行业大致可将现行薪酬策略分为三类:
       第一类薪酬模式是以国有大型设计院为代表的传统薪酬模式:低月工资(货币固定形式)+月度/季度/年度奖金(货币浮动形式)+低社保高福利(非货币形式)。
       第二类薪酬模式是民营大中型设计公司中使用较为普遍的浮动年薪制:约定月薪(货币固定形式)+年终奖金(货币浮动形式)+低社保低福利(非货币形式)。
       第三类薪酬模式即是境外设计机构实施的模式: 高月薪(货币固定形式)+年终绩效奖金(货币浮动形式)+高社保低福利(非货币形式)。
      那么公司上市后面临的压力增大,更涉及到上税问题,强烈的竞争下能否保证效益呢?这样的情况下设计师的收入必将面临波动!那么设计公司上市前景究竟如何呢?

      设计公司上市前景如何分析
      目前已经上市或已经申报上市的设计公司吸引了业内诸多关注,尤其是公司上市之后巨额市值带来的财富效应更成为关注焦点,而已经上市的设计公司的兼并购能力和力度更加让外界难测虚实。
      几年前,设计公司上市还仅仅停留在讨论和初级探索阶段。过去讨论的核心议题主要还是公司缺不缺钱、融来的资金派什么用场?而在设计市场竞争加剧、传统需求下滑的当下,一批设计单位在“是否上市”的问题面前已经不那么淡定了。或开始慎重考虑、或进行筹划,还有的已经把上市作为未来几年的战略重点。
      设计公司通过上市,可以迅速地对接资本市场、提升资本化能力,借助资本市场,插上资本的翅膀。与此同时,资本市场要求的规范以及相应的游戏规则可能又会给设计公司带来新的困扰,甚至会限制设计公司创意的发挥。这可能成为设计公司寻求上市的双刃剑。
      面对设计公司要不要上市这个问题,要放在大的战略背景下来考虑:企业长远战略方向是什么、企业核心竞争力定位在哪里……这些都是战略导向思考语境下必须回答的问题。过去,用“需不需要钱”的标准来决断是否上市,这基本上还是在过去任务导向型发展模式下的思考模式。对于任务导向型设计公司来说,内部运作较为集中地体现在通过激发个人或小团队的积极性去拿项目、完成项目。战略导向型企业则立足于核心能力的培育,寻求差异化的发展,在产业链上重新定位自身。
      上市是设计公司资本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并将有效推动业务的资本化发展,主要体现在推动兼并重组、进行产业链延伸以及开展EPC、PPP等模式的业务,这些业务对资本化能力都有直接的要求。在跨界融合的时代,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也需要资本,合同能源管理、专项产品化运营、全生命周期服务等业务模式的创新,都要求企业有资本化能力作支撑。
      当然,如果设计公司的业务定位主要还是聚焦在传统模式、传统价值链环节,把核心竞争力定位在自身的创意能力,那么,上市的一些规则、资本市场的要求可能会给企业运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甚至是某些方面的障碍与阻滞。
      由于我国设计公司特殊的发展历程,导致相当一部分设计公司的内部管理总体上相对落后,再加上过去十几年业务快速增长掩盖了诸多管理上的不足,相对落后的行业监管模式又一定程度上让相当一部分设计单位回避了竞争力提升的压力与动力。这些方面积累的隐忧,在未来市场化的大潮中将令设计公司的持续发展愈发被动。而面对管理上的这些问题,通过寻求上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设计公司自身管理体系的完善与提升,尤其是公司治理、项目核算、成本管理等方面。
      设计行业处在深刻变革的关键时刻,既面临着传统市场萎缩调整、监管市场化带来的影响,还面临着新技术带来的挑战与压力,其中,互联网带来的冲击影响将最为深远。设计公司在未来发展的战略选项上面临着更多的未知、更多的选项、更多的取舍,要不要上市无疑是这些取舍中间非常重要的问题。
      上市或不上市,都从属于企业的战略定位命题。无论如何,一批设计公司上市或寻求上市,将会给行业带来新的气象、新的价值探索。